美之深邃與膚淺

美之深邃與膚淺

何崇謙牧師

「當人在世上多起來,又生女兒的時候,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裏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創六1-3)
「人在世上多起來」本是美事,正配合上主願人「生養眾多」的美意,只可惜人不斷重蹈始祖之覆轍,悖逆那創造他們的上帝。「人在世上」的「人」,同是指「神的兒子」和「人的女子」,他們都是人。但為何一邊被稱為神的後裔,而另一邊卻被稱為人的後嗣,是否有性別歧視?
昔日近東之民,慣稱有爵位權勢的人為「神的兒子」,他們掌握政事如大王。這群擁有權勢的男子,「看見」女子的美貌,就以他們的專橫獨斷、恃勢凌人、縱慾濫交的本色,隨意「摘下」(「挑選」的原意)為妻。此種行為必涉及暴力,甚至兇殺──如南斯拉夫之於阿爾巴尼亞的種族清洗。難怪上主說:人成為屬乎血氣、體貼肉體、獨斷自大的族類。
似乎,創世記要道出一個犯罪的定律,就是先「看見」美麗的東西,然後自抉要得到它或她。這群男子豈不也與夏娃一樣,踏進此一犯罪之途嗎?夏娃「看見」樹上果子的悅目,心便生喜愛之慾、佔有之念,摘下來吃。若是照這「金科玉律」,美麗的、漂亮的是否總是藏着殺機,引誘人於五里霧中,使人懵然不知?難道,紅顏禍水,避之則吉?
其實,上主不是要我們摒棄美麗的東西,祂極願意賜我們美物(創一31)。這裏不是再一次否定美麗,而是要說明一個屬靈的道理:人犯罪,都是以「甜美的」、「吸引的」為起點與藉口,容讓自己消滅「防備意識」/警覺心,以致悖逆上主,享受自作主張的「歡樂」。
主耶穌啊!教導我曉得思念真實的、有美德的、莊重的、公正的、純潔的、可愛的,好使生命活得真美麗。奉主基督之名求,阿們!

美好的脂油

美好的脂油

何崇謙牧師

「……該隱拿地裏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穌和華;亞伯也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地發恕,變了臉色。耶和華對該隱說……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創四3-7)
 
讀到此段經文,我們會常問:為何上主如此傷該隱的心?何不把兩者的供物都接納,皆大歡喜,而且很有鼓勵的作用。很抱歉,經文沒有向我們交代箇中奧祕,但在字裏行間卻有所暗示:經文沒有提到身為長子的該隱所獻上的,是否屬「上好之物」,反而清楚地記載二子亞伯將頭生的羊和脂油(可譯為「美好」)獻上(參來十一4)。如此記述明顯不尋常,使人不期然會認為:該隱在奉獻或敬拜的態度上,有玩世不恭之嫌。
 
我們也可得領會,上主是有絕對之權去「看中」和「看不中」。上主雖然沒有降火以示悅納該隱的供物,但給他很多教導,給他機會可以再上路。可惜,該隱的反應證實他敬拜的態度,他怒火中燒,把臉拉長,垂下頭,籌算下一步,結果自毀前程。上主向該隱所問的──「你兄弟亞伯在哪裏?」(9節),與向亞當、夏娃所問的──「你在哪裏?」(三9)性質一致。上主所關心的,不是供物,而是人──我們。
 
被撒但看中可謂是凶多吉少。我們可以透過電視熒光幕,看到草原上凶猛的獅子,如何虎視眈眈的,慢步朝向獵物的姿勢;當牠瞄準獵物時,表現出情有獨鍾之貌(這就是戀慕),便會靜悄悄地「蹲伏」着,蓄勢待發,全速撲擊。牠們所找到的目標,多是離群的小鹿、小羊。
 
主耶穌啊!感謝祢,因為我能在祢裏面,得到生命的更新;亦因着祢復活的大能,我可以坦然地來到父神的施恩座前,得憐憫。奉主基督之名求,阿們!

顏值之美與俗

顏值之美與俗

何崇謙牧師

「那地遭遇饑荒……亞伯蘭就下埃及去,要在那裏暫居。將近埃及,就對他妻子撒萊說:『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婦人……〔埃及人〕就要殺我,卻叫你存活。求你說,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創十二10-13)
 
「美麗好看」再一次登場!因女子的美貌而起強奪之行和殺戮之心(譬如創世記第六章劈頭便說:「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是古代弱肉強食的文化特色。現在,亞伯蘭因迦南地的大饑荒,而與妻子離開那地。他們逃離了飢餓之害,但卻要面對傳統「奪為己有」的文化挑戰,接受嚴峻的考驗。
 
「美麗」是否潛伏着危機?「漂亮」是否必然導致禍患?君不見無數披着漂亮翎毛的動物,被貪婪的人類所獵殺嗎?牠們豈不都面臨絕種的命運嗎?即使是外表醜陋的龜與河豚,只要是肉質鮮美,就逃不過人口胃的消化。原來,真能欣賞美麗的人,是不從「滿足私慾」、「謀取私利」等角度去考慮箇中關係的;能知悉「美」的人,心底會對美產生驚訝之情。被美所感,使人奮發,使人超越,使人從實存中昇華而識悟生命真相。
 
亞伯蘭每逢遇到如此危機,總慣出此下策(創二十1-3;以撒也如是〔創二十六7-11〕)。我們真是難以從我們安逸的生活調子,指責亞伯蘭為懦夫!或者,我們可以很容易下判斷說:既然上主要賜福給你,使你成為大國之父,就會保守你與你妻子的性命,所以你即管講真話,看看上主如何庇佑你一家。不管甚麼理由,或許亞伯蘭存心協助上帝,要保存自己的性命,以成就祂的應許,又或許他是毫無信心。無論如何,我們所看見的,是不配稱為信心之父的亞伯蘭;正因亞伯蘭的不配,我們更瞭解,上主揀選我們,不是因為我們有甚麼好處。
 
天上的父啊!我今日成了蒙恩的人,都因為祢無條件的愛,我要靠着祢的賜福,以美好的生命作為感謝祭獻上。奉主基督之名求,阿們!

悅人的眼目

悅人的眼目

何崇謙牧師

「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上長起來,能悅人的眼目,也好作食物。園子中間又有生命樹,和知善惡的樹。」(創二9,聖經新譯本)
德國包浩斯美術設計學院,是世界著名的學府,每年有很多精英從這校而出。商品設計學系的座右銘是:「我們的作品,要達到既美觀合符設計又實用的要求,並且用起來很配合人體的結構」。美的設計,企圖要跟神創造的風格看齊:「能悅人的眼目,也好作食物」。
 
試想一件家居用品(不是裝飾品),只美麗而無實用價值,豈能留存人間、成為合用的東西?相反,一件東西只達到實用的要求,而毫不考慮用家的方便,即是說,跟用者手形的配合或是身體特徵的配合──如錘子手柄的握掌處、水杯的弧度、椅子的椅背與椅墊的形制等,也不注意造型的美感,很快就會被淘汰。單就上主所造的水果而言,它們不單色彩美麗、外表潤澤、線條流暢,更令人垂涎。
 
「生命樹」與「知善惡的樹」是確確實實的樹,但含有清晰的象徵意義。當人望見「生命樹」,就想起上主是永活的主,祂是生命的源頭,離了祂一切皆不美,一切不能令人滿足。看見「知善惡的樹」,使人想到上主滿有知識與智慧的主權。「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一31),表達出上主鍾愛、珍惜、關顧祂所創造的萬物,以祂的創造為賞心樂事;更表明祂有深邃的智慧,審定如此的「佈局/構圖」為美為善,是上主自決甚麼是「好」或「不好」、「美」或「不美」。
 
「悅人的眼目」本來是上主給人的恩賜,使人有審美的反應,而「美好的」都指向祂,叫人以祂為主、為生命的焦點;然而人偏偏單停留於「悅目」的東西,以為「悅目」是因自我而有,結果將之通往崇拜自己之路。
 
主啊!求幫助我能認識祢是美善的源頭,在我自己的崗位上榮耀祢。奉主基督名求,阿們。
 
′′ Ling Jing Zhiyuan, Far Away ′′
Reverend Ho Chung-Qin
January 9
The Eye of the Eye
′′ The Lord God makes every tree grow out of the earth, to please the eyes of men, and to be food. And in the midst of the garden is the tree of life, and the tree of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 (Genesis 9, New Bible)
The German Bauhos Academy of Fine Arts and Design is a world-renowned school, with many elites coming out of this school every year. The motto of the Department of Commodity Design is: ′′ Our works mus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both aesthetic and practical design, and use them to match the structure of the human body “. ′′ Beauty design, attempts to match the style of God’s creation :” It pleases the eyes of man, and it is food “.
Imagine a home item (not an ornament) that is only beautiful but of no practical value, how can you retain the world and become a common thing? On the contrary, one thing only meets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without regard to the convenience of the home, that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user’s hand-shaped o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 such as the grip of a spoon handle, the water cup Latitude, chair back and cushion shape, etc.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aesthetic feeling of the style, will soon be eliminated. As far as the fruit of the Lord alone is concerned, they are not only beautiful in color, they are moist and flowing lines, but more mouthwatering.
The ′′ Tree of Life ′′ and the ′′ Tree of Knowing Good and Evil ′′ are true trees, but contain a clear symbolic meaning. When one looks at the tree of life, he is reminded that the Lord is the living Lord, the source of life, and nothing is beautiful and nothing is satisfying. Seeing the ′′ tree of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 ′′ makes one think of the Lord’s sovereignty full of knowledge and wisdom, ′′ God sees all things good ′′ (Gen. 31), expressing the love of the Lord and cherish , and all things created by Guan, are rejoicing in his creation; and even more demonstrating that he has deep wisdom, and that he has judged such a ′′ layout / composition ′′ for good, and that the Lord self-determination of what is ′′ good ′′ or ′′ Not good “,” ′′ beautiful ′′ or ′′ not beautiful “.
The ′′ pleasing eye ′′ is originally a gift from the Lord, which gives people an aesthetic reaction, while the ′′ good ′′ points to him, making him the Lord, the focus of life; yet man is only left in ′′ pleasing eyes ′′ The thing, thought that ′′ pleasing ′′ is by the ego, and the result leads to the path of worship.
Lord! Help me to know that He is the source of good, and glorify Him in my own post.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Christ, Amen.

彩虹的漆黑

彩虹的漆黑

何崇謙牧師

「神說:『我與你們並你們這裏的各樣活物所立的永約是有記號的。我把虹放在雲彩中……我使雲彩蓋地的時候,必有虹現在雲彩中……』」(創九12-14)
為何在中國傳統的山水畫中,看不見彩虹?難道彩虹之美不能感動古人?即使是現代中國畫家,也極少繪畫彩虹。相反,它在西洋風景畫中卻是熱門題材。
不要誤會中國古時沒有彩色顏料,也不要以為中國從未出現過色彩斑斕的圖畫。始於五代至北宋期間(距今約一千年),文人獨霸畫壇;能繪畫的文人,把在仕途上所受的抑鬱、苦悶、壓迫等情緒,賦諸藝術的想像上,把繪得可居可遊的山水畫,掛在書齋的牆上,藉觀看冥想慰藉心靈,酣醉於山間野林之飄逸中,以忘掉糾纏不清的塵囂事。南宋後,由於政治不穩定,畫家更多愁善感,把山水畫推到高峰,以寫煙雲掩映之景為主,以喻世事變幻。
挪亞建造方舟,多少體驗到上主創造大地的心血,他的一家經過持久辛勞的工作,所等待的,不是環遊世界的浪漫,而是要告別家園,將要眼巴巴看見所站之大地的毀滅與結束。在驚濤駭浪中經過漫長的浮沉,在希望與惶恐的旅途上,被毫無色彩(水連天漆黑一色)、只有灰沉沉的風雨所包圍。有時也分不清,臉上的是雨水還是淚水。
天父面對着祂所毀滅的,豈不更傷痛?「彩虹」的美麗本身有甚麼信息?彩虹在雲消雨霽後出現,似乎是從暴風中孕育出來的,象徵生命的輝煌是必須經過風雨的打擊。「彩虹」亦同時警告我們,不可背着創造彩虹的上帝,去跪拜偶像,以偶像為神。
主啊!求祢給我建造方舟的藍圖,使我能經得起人生的風浪,在黑雲暴雨過後,見到祢為我掛在天空的彩虹。奉主基督之名求,阿們!

平淡中有醇美

平淡中有醇美

何崇謙牧師

「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既無子,你還賜我甚麼呢?並且要承受我家業的是大馬士革人以利以謝。』亞伯蘭又說,你沒有給我兒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後嗣。」耶和華又有話對他說:『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為你的後嗣。』於是領他走到外邊……」(創十五2-5)
你如何思考將來?是否篤信命理學、算命、占卜,抑或是全靠想入非非?人生美之所在,總是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間的將來。即是說:我的「現在」,總是對「將來」的呼喚和憧憬;如此,才有「今天」的生機活力。「現在」可因美麗的將來而有所提升。
亞伯蘭眼見目前所享有的豐裕,不獨不能令他快樂,反而衝擊他、諷刺他──他仍然沒有後嗣去承受這一切;整個人不期然如掉落於千丈懸崖中,自然道出一句:「上主啊,我既無子,你還賜我甚麼呢?」他的意思是:有甚麼可與「有盼望的將來」相比?有甚麼東西,較之與自己的後裔分享福樂那份愉快更美妙呢?
在電影《一個快樂的傳說》中,那位熱愛生命、熱愛妻兒的小人物,千方百計要令兒子絲毫不受人性醜惡的影響,也不受殘酷的滅種恐怖所創傷,即使自己喪命也在所不計。我們欣賞他的愛,但同時亦為他兒子將要面對的無限傷痛──回憶父親的偉大、面對人間現實的醜惡──而感到無奈。為一個美麗的「將來」而活,是每一個活在今天的人必然的期望。傷痕文學作家白樺曾說:我以為來到這個世界,可以追求幸福快樂,誰知所遇到的都是痛苦。
我們需要上主領我們離開自己的眼界去看將來──「領他走到外邊」(第5節)。上主所引領之處,有祂奇妙而獨特的生命景象。
主啊!領我到那可認識祢美意之地,使我的理想與那託付我的使命相連,奉主基督之名求,阿們。